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澎湃新闻】我们应该期待一个怎样的投顾市场?

【澎湃新闻】我们应该期待一个怎样的投顾市场?

2023/09/11

自2019年10月证监会启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以来,3年半的时间,我国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券商、基金公司、三方机构都在抢滩基金投顾业务。随着阶段的不同,与基金投顾相关的监管政策、管理办法也不断推出。

目前,在监管推动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的大背景下,证监会于2023年6月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可以说,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最重要的监管文件已经初具雏形,我们十分期盼看到它最终的出台和落地。

毫无疑问,专业投顾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量级巨大的市场。这一点,从试点推出开始,各大机构踊跃申请牌照、大力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动作可以窥知一二。但这毕竟是间接的,我们可以用一组简单的数据来做个说明。

今年6月,美国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发布了《2023美国基金业年鉴》,其中有一组数字:2022年有6860万美国家庭,即52%的家庭,以及1.153亿个人投资者持有共同基金。截至2022年底,散户投资者(即家庭)持有美国共同基金22.1万亿美元净资产中的88%。2022年,这些家庭中的67%拥有在投资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购买的共同基金。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嘉信理财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告》中有个调研数据:新富投资者对专业理财顾问的使用率是31.0%。这个数据较上一年的28.5%已有提升,但离美国ICI发布的家庭使用投顾的数据还相去甚远。

新富人群,从理财需求、金融素养角度相对还是专业投顾更准确的客群,从整个社会来看,专业投顾的使用率应该还不到30%。无论从中国的财富规模、居民资产结构、改革趋势哪一方面看,都与上一个阶段的美国近似,也就意味着我们有机会“摸着美国过河”,美国的经验和现状都可以作为我们对市场预估的参考。

前景当然是好的,但当下的市场还欠缺什么?我们应当期待一个怎么样的投顾市场?我们将从监管政策、从业机构和人员、客户群体三个维度逐一展开。

首先说监管趋势。正如我们从三年试点转为常规的新闻和降费监管文件逐渐出台所传达的信息一样,监管已经明确了对专业投顾的推动趋势。常规之后呢?投顾牌照申请放开吗?标准简化吗?投顾可以配置的资产类别放宽到什么程度?专业投顾的普及是否可以适当增加市场工具,提供更多元的投资标的?投顾机构分级吗?违反《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中“不得”的内容怎么罚?至少我们有一肚子的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解答问题,划出界线,细化政策。

然后是行业中从业机构和人员的问题。从提供服务的规模而言,从事投顾业务的机构数量太少,从业人员数量也远远低于需求。试点三年以来,也只有小部分金融机构拿到了从事投顾业务的牌照。相比之下,美国投资顾问从业人员数量众多。根据ICI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投顾机构14806家,共计92.8万名非文书工作人员,其中有49.5万名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包括研究)。与之对比,截至2022年3月末,中国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人数刚刚突破7万。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得投顾服务发展面临瓶颈。无论是“投”还是“顾”实际上都是有一定门槛的专业领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也只重在“投”这一端,而“顾”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财富管理行业需要有关于专业投顾的能力模型与岗位需求相匹配。根据能力模型设立标准,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和认证,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行业需要的人才。

《2022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告》中有一组既有趣又心酸的数据,仅有23%的受访者关心,投资顾问是否会在为其提供财富管理建议前,先聆听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不仅仅显示出受访者对投资顾问服务的认知和理解有偏差,更多的是显示出我们从业人员在提供投顾服务中存在的不完善。假如行业认可“顾”是“投”的基础和目标,那么在“与客户同行”的“软技能”方面,我们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储备更多兼具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同时有一定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综合性人才。

从提供服务的质量而言,考核机制和服务能力可能是相对明确的制约。考核机制可能是对业务最有效的指挥棒,如果我们的考核仍然在产品销售上,那么投顾可能也只能沦为销售产品的工具,并不能实现买方投顾的价值和目标。与此相对应,客户也难以认可所谓的投顾专业性从而愿意为投顾服务付费。

除了监管与行业之外,客户群体因素是否也面临问题呢?刚才我们提到的客户的观念是其一,很多投资者对于投顾的理解仍是相对狭隘和产品化的。在三年的投顾试点之后,越来越多的客户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期待,随着投顾业务的全面推开,有更多客户在与投顾业务的接触中改变和重塑认知。其二是投顾业务带来的获得感和收益。应该说这也是投顾业务的核心,是客观效果和主观体验的结合。即便客户转变认知,认可投顾的价值,但客户投资理财的目标毕竟是服务更好的生活,因此,匹配客户预期的良好收益和服务体验才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终极利器。

因此,在认可专业投顾前景的前提下,行业扩容、细分,转变管理和考核体系,增加在投资者教育等问题上的投入将会对投顾行业的发展速度带来长远助力。

文章载自澎湃新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