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深化金融服务功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11/28
11月25日,在“中国证券业2023投研峰会暨上证报最佳分析师评选颁奖典礼”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以“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功能深化”为题作主旨演讲。
屠光绍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服务“加力”,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深化金融服务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高质量发展要求拓展金融服务领域
屠光绍表示,高质量发展对金融体系变动、金融服务功能深化提出了新要求。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领域,深化金融服务的功能。
他提出了“金融服务域态”的概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总的原则和任务,但实体经济又是由不同的经济领域和产业体系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金融服务要把握这些领域和体系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去提供与之匹配的金融资源配置,这就使金融资源在不同经济领域和行业有不同的配置状态,即“金融服务域态”。而科技创新、需求变化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又促进行业结构、产业形态不断变动。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提出了要求,也对绿色低碳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明确了任务。因此,金融服务必须适应并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的服务力度,从而在拓展金融服务域态的同时,促进金融功能深化。
屠光绍分析了有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科技创新与科创金融。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全球经济合作竞争当中,科技创新也是具有制高点意义的核心资源。金融服务如何在促进科技创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深入的研究。
二是“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绿色低碳发展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又是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艰巨、充满挑战的任务。在实现“双碳”过程中,要确保巨量资金、资本的持续投入,必须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发展绿色金融体系。
三是数字经济与数字数据金融。“数据”已成为五大经济要素之一,数字金融既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又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从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经营来看,市场已经并将进一步确立数据资产的定义和功能,即数据已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持产业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资产。数字金融、数据金融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四是社会责任与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总体数量很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又非常重要,乡村振兴直接关系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而民生改善、共同富裕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些领域都要强化金融体系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外,如新型工业化与供应链金融、供应链人口结构变动与养老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跨境金融等,都是需要加大金融服务的领域。
金融要适应服务领域的新特征
“在新的领域加强金融服务,并不是说简单地投入金融资源,还要把握好这些领域在发展机制、发展资源、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屠光绍认为,伴随金融服务领域的拓展,金融服务必须主动去适应这些特征,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他列举了几个方面的特征并作了简要分析:
第一,经营属性特征。金融服务过去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商业价值、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性以及企业财务信息等问题,现在更强调要平衡好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经营活动外部性与内部性、股东与利益相关者利益、财务与非财务绩效等关系。
第二,资产特征。企业资产状况对金融行业来讲极为重要,一般而言资产的质量、效率最受关注。但是,现在新的发展阶段下,金融服务领域的资产特性也产生了变化,比如科创金融更关注科技含量,包括知识产权、研发等;绿色金融更关注绿色资产的状况,包括怎么定价、估值,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的情况等。
第三,风险特征。无论是科创金融、绿色金融,还是数字金融、普惠金融,这些领域除了要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外,还要关注这些领域的风险特征。科技金融特别要发展风险投资,越早期风险越高,用传统的信贷方式来做科创金融很难得到有效的支持;绿色金融从传统能源转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转型过程当中也会存在风险。
第四,管理特征。金融服务新领域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比如间接融资,银行信贷中有“三个为主”,即抵押贷款为主、抵押贷款当中以传统资产为主、在传统资产中又以传统的不动产为主。但是,面对数据资产、知识产权等等这类资产抵押,就必须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对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
第五,生态特征。所谓的生态包括基础设施、监管等,新的金融领域要有生态的形成和优化,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金融服务领域的拓展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保证的。应该看到监管部门已经并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促进金融功能深化
屠光绍认为,金融服务域态拓展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提出了新课题,需要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来促进金融功能的深化。具体而言,可以从完善融资结构、健全市场体系、推动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式创新、金融科技运用、金融生态优化等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投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他表示,相对于新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要进一步健全,应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而在股权投资中,应当把风险投资放到重大战略层面上来考虑。只有优化融资结构,资本市场才能更好支持高质量发展。
第二,促进金融市场体系联动。现在各类市场都齐全了,但各类市场的有效连接和联动不够,影响市场资产定价、资源配置以及风险管理的功能。以绿色金融体系为例,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主要靠债权性融资的方式驱动,股权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比例很低。引导更多绿色低碳的权益性投资,这要求碳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强联动效应,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从而发挥资本市场对绿色低碳资产估值定价的作用。
第三,推动金融机构业务方式创新。面对新的功能、新的领域、新的资产特征,金融机构要做好业务创新。目前资本市场正在不断创新,比如科创板引导市场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金融机构围绕科创板开展创新服务,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改革创新,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快布局来适应新的变化。
第四,运用好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能够助力金融机构、金融体系服务好新的发展领域。比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科技运用有助于对企业信用、企业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市场状况的识别,将大大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
第五,优化金融生态。金融服务域态拓展涉及制度建设、信用环境、政府政策和管理等,也对监管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监管部门在推动绿色投资、普惠金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则,这都反映了监管部门也在适应新的金融服务领域发展对于金融生态优化的需要,通过金融生态优化能够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
文章载于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