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中国经济时报】严弘:市场环境日趋成熟 未来成长空间可观

【中国经济时报】严弘:市场环境日趋成熟 未来成长空间可观

2022/06/23

6月21日,公募REITs迎来上市一周年。这意味着首批上市的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部分战略配售限购份额解禁。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学术副院长严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禁对市场有短期波动的影响,但并不可怕,是市场运作的正常现象。一旦市场比较成熟,不会影响投资的长期价值。

6月21日,公募REITs迎来上市一周年。这意味着首批上市的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部分战略配售限购份额解禁。

有市场统计称,首批9只公募REITs共计约有21.93亿份基金份额限售期为12个月,按上周一收盘价计算,规模达114.03亿元。

解禁规模占首批9只公募REITs总规模的31.65%;从单只REITs看,解禁规模占各自总市值规模的比例在19.6%到52.0%之间。

解禁不影响REITs长期价值

“解禁对市场有短期波动的影响,但并不可怕,是市场运作的正常现象。一旦市场比较成熟,不会影响投资的长期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严弘对中国经济时报表示,这次解禁的主要是基金、险资等一般战略投资者持有的部分,但大多数战略投资者看重资产长期持有的价值。解禁与出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禁并不代表一般战略投资者都要出售。解禁带来出售的机会,不排除其中有的战略投资者基于估值或资产配置的考虑,进行适当的仓位调整。

严弘表示,公募REITs解禁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短期内,解禁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对中国经济时报称:

首批公募REITs解禁意味着战略配售限购份额可以进入二级市场流通,对市场供求会产生一定影响。

其中,有的公募REITs可流通份额占全部基金的份额比例在解禁后翻倍。

由于此前流通盘小,公募REITs交易价格长时间处于溢价交易状态。随着首批公募REITs解禁,价格有望逐渐更加理性,减少投机性炒作因素。

不同REITs产品解禁后流通比例有差异。例如,浙商沪杭甬REITs可流通的占比从解禁前的25.70%增为解禁后的41.05%,而中金普洛斯REITs从解禁前的28%增为解禁后的80%。

王尧基称,解禁数量大的REITs产品,二级市场价格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解禁后流通市值大的REITs,有可能成为保险资金等机构的配置选择。另外,由于公募FOF只能投资成立满一年的基金产品,在公募REITs上市满一年解禁后有望成为其新的投资资金。

私募机构资深人士谈佳隆对中国经济时报分析认为,公募REITs解禁在短期内可能有资金压力,但长期来看并不是什么问题。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债权交易市场规模体量庞大。除了本土投资者外,应该循序渐进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将公募REITs池子越做越大,逐步平滑短期的流动性波动,使ABS市场能够行稳致远。

REITs发展有利环境渐形成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上市公募REITs 12只,项目合计募资458亿元,项目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原始权益人涵盖央企、地方国企以及外资企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办公厅上月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要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通过推动REITs健康发展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盘活存量资产工作。

中国证监会上月召开专题会议,将“研究拓宽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作为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的相关工作措施之一。

日前,中国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了《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指引(试行)》,支持上市REITs通过扩募等方式收购资产,加大REITs市场建设力度,着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市场各方普遍认为,首批公募REITs上市一年以来,相关制度规则逐渐完善,促进REITs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形成。

“中国通过基建投资拉动经济会持续相当长时间,但从以往的金融实践来看,通过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是基建项目的主要来源。”谈佳隆说,通过ABS为中长期有现金流的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更符合金融脱媒的趋势,公募REITs会有更多尝试机会,让更多投资者直接参与此类债权投资产品,有利于资产配置的优化。

严弘指出,国内公募REITs的市场目前还刚起步,投资价值与发展空间很大。

◎ 一方面,中国基础设施的底层资产规模巨大,通过公募REITs的证券化形式,可以盘活资金存量,有助于提升经济活力。

◎ 另一方面,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是大额不动产资产,以往一般投资者很难直接配置,而通过公募REITs可以以较小的资金参与这类资产的配置。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转型与存量盘活的支持政策,有助于公募REITs市场不断发展,未来这一市场的成长空间相当可观。


文章载于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