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3.0版,进一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是关键
2021/12/14
继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后,步入“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新征程。
日前,在“2021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CFV)•金融峰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进入3.0版,上海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形成国内、国际金融资源的融合。
屠光绍进一步从发展方式、发展维度、发展内容和发展动能四大方面详细阐述了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之路。在他看来,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国际化方面,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这是金融开放中更基础性、更具长远意义的、更可持续的开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3.0版
距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次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已过去近三十年,历经多年耕耘,2020年上海已基本建成了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屠光绍将其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至2009年为第一阶段,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立基本框架的1.0版;2009年至2020年为第二阶段,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健全体系的2.0版。
其中,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加快上海“三个中心”建设,首次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到了2009年,由国务院发布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原则、要求、具体任务等做出了具体部署。可以看到,2009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
如今,“2.0版本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我们进入到了3.0版本。”屠光绍说道,至于3.0版本的时间跨度,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即从2021年到2035年。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已出台相关文件,形成了政策合力,共同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基调。
比如,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将金融提到新高度,从顶层设计上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今年8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六个目标等,明确了未来五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方向。
屠光绍表示,如果着眼于到2035年的建设目标,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以及更长时间内,国家层面还会进行一些新的战略部署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对于上海而言,步入3.0版意味着将承担更多的任务。屠光绍称,特别是当前国内外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就国际而言,此时正值全球大变局;从国内看,中国正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必须要适应大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要更好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与其他方面的建设形成更好互动。
紧抓“补短板、开新局”两条主线
有了顶层设计后,具体到落实层面,屠光绍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遵循两条发展主线:一是夯实基础补短板;二是抓住机遇开新局。
其中,在“补短板”方面,首先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健全金融市场功能。屠光绍称,目前,上海已形成了集聚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票据、信托等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且规模巨大,但在金融市场的功能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
其次,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以提升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屠光绍表示,尽管近几年上海国际化程度和进程有所提高和加快,但总的来讲,国际化水平仍然不够。无论是债券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境外投资人的占比依然偏低。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一家境外公司来境内上市,上海配置国际金融资源的能力还需提升。
再者,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夯实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屠光绍提到,这就涉及多个方面,从法律体系到支付清算、公司治理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夯实。
在“开新局”方面,屠光绍称,首先要加快财富和资产管理建设。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推进等,中国居民对财富和资产管理的需求加速上升;与此同时,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外资也在加速流入中国,中国的财富管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是,提高数字和金融科技水平。当前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方兴未艾,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怎么样利用数字金融、怎么样用好金融科技来推进发展,是值得思考的课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把金融科技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新赛道也有望引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效率、功能等不断提高和深化。
再者,发展低碳和绿色金融。屠光绍强调,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是摆在全球面前的一大挑战,绿色金融的发展符合全球的潮流,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市场与绿色金融服务,如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产品,让资管机构引领绿色投资等,在这个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实际上,近年来,上海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金融业务创新等领域已率先进行了诸多探索。比如,提升绿色投融资支持力度,以科创板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并创新绿色债券发行方式和产品类型,多只“首单”产品成功落地;加强绿色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在沪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等。
而在“补短板”和“开新局”过程中,屠光绍提到,还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参考过去30年的发展,可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分别是: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改革和开放双擎引领;国内和国际双向互动;合作和竞争双重任务。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被赋予新使命
步入“十四五”时期,如何理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被赋予的新使命及面临的新发展?屠光绍认为,要从多个维度去看待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十四五”建设时期甚至更长阶段内,不论国内外大环境,还是上海自身面临的转型发展需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从上海城市功能维度来看,根据中央的要求,上海正在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这“四大功能”,以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集聚能力、配置能力、辐射能力。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就是上海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核心驱动,上海城市功能的深化与拓展也需要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二,从国家金融体系的维度来看,国家金融体系主要分为金融的机构体系、金融的市场体系,以及金融的监管体系,其中,金融市场体系发挥着核心功能作用。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是以金融市场体系为重点,完善国家金融体系,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又是以资本市场建设为核心,这将进一步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再者,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需发挥引领作用,以此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同时,还需以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为目标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第三,从国际金融格局的维度看,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变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内容,也必然表现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变化上。纵观当前全球金融中心格局,主要是发达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代表着新兴经济体,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体系里将扮演重要角色,而这也恰恰是全球经济结构变动的需要。
“这是我们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要加快发展,(因为)它不光是上海的事情,也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事情,更是影响到全球金融格局的事情。”屠光绍说道。
在此背景下,屠光绍称,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从四方面发力,分别是发展金融市场体系,如深化功能、提升效率、扩大开放等;发展金融机构体系,如推动银行机构转型、促进财富和资产管理机构发展、加快市场服务机构体系建设等;发展金融产品体系,如加大金融产品工具供给、改革产品工具供给机制、提升产品工具供给效率等;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通过法规、监管、公司治理、支付体系等的完善,为金融中心新发展提供支撑。
重点推进金融制度型开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到,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对此,屠光绍进一步阐释了实现上述目标背后所依托的发展动能。在他看来,这主要在于五大方面,分别是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这五大方向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未来发展的关键。
其中,在国际化方面,屠光绍称,主要涉及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金融制度型的开放。“金融服务业开放和金融市场开放都是发展的动能,但还要注意的是,在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的同时,我们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就是金融制度型开放。”
金融制度型开放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建设中需要抓住的重点。屠光绍表示,金融制度型开放是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它与经贸制度型开放并不一样,这主要是由金融的特性和特点来决定的。在“十四五”期间或是今后更长时间内,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抓住金融的制度型开放,这是金融开放中,更基础性、更具长远意义的、更可持续的开放。
屠光绍还提到,金融制度型的开放必须要对标,要和国际最高水平和国际趋势进行更好地融合;同时,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要更多融入全球金融制度和金融治理的进程中,能够提供更多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制度,包括规则、管理、标准等,才能凸显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的重要性。
而在对标和参与的基础上,也要推进互动,提升国际影响力。屠光绍强调,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不仅要关注体量、规模、交易品种等相关指标,还要看到在金融制度、金融规则、金融管理、金融标准等方面有哪些是可以与全球进行互动的,甚至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这就是更高要求。不仅更好地服务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全球金融体系贡献力量。
文章载于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