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0/05/2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如何认识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上海交大兼职教授、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性是由其在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都要靠供应链来连接很多企业来共同参与,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连接和组合又是通过产业链来实现的。
“如果说企业像人体里的细胞的话,那么供应链和产业链就相当于人体的经络系统和骨骼系统。”屠光绍形象地说。
屠光绍委员表示,影响供应链和产业链形成和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基础性因素。第一是市场。在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当中,市场在分配资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是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会改变生产流程,也会改变产业发展的规律,甚至可能改变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形态。第三是营商环境。比如法律法规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等。
“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全球经济合作日益加深,供应链和产业链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基本上形成了全球配置的大趋势。”屠光绍委员说。
屠光绍委员表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扩大,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也在不断成长壮大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拥有巨大的优势:一是工业体系非常齐备和完整,二是市场非常巨大,三是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四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并不断进步。此外,我国的人才智力优势也在不断显现。
屠光绍委员认为,观察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有两个维度很重要。一个维度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效率都在不断提升;另一个维度是,中国与全球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供应链和产业链已经实现了在全球的布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屠光绍委员表示,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明显的影响,但随着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不少企业都已经复工复产。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和稳定,本身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相对于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这种冲击,可能有另外一种‘疫情’,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极端主义等逆全球化的倾向,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正常运转的威胁,比疫情更严重。因为这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屠光绍委员说,如果有些国家采取一些极端政策,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这种保护主义,还会极大地扭曲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应如何保?屠光绍委员认为,首先,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科技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变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引领性作用。目前,我国在一些核心技术特别是尖端的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影响了我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地位的提升。
“保护主义越是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产生威胁,我们越是要进行更大幅度更大范围的开放。”屠光绍委员说,这不仅表明了中国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合作的基本态度,而且本身也是对全球经济秩序的贡献,有利于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通过持续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也将不断提升吸引外资的质量。
屠光绍委员表示,要鼓励更多地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在全球更好地配置资源,进一步深化完善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与全球的合作。推动企业高质量走出,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做好新形势下境外资产安全保护;二是要加强对外投资合作引导,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三是要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四是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注重构建境外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在对外投资的时候要遵从、参与甚至一定程度上要能够引领国际投资的理念,善于运用国际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从而赢得更多支持,促进更多合作。”屠光绍委员说。
文章载于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