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国际金融报】杜倩倩教授谈中国PE/VC行业

【国际金融报】杜倩倩教授谈中国PE/VC行业

2013/02/27

2月27日,《国际金融报》商学院版面“明星教授”栏目刊发我院杜倩倩教授采访报道。

日前,一篇题为《夏天出生的人不易当上CEO?》的文章在《华尔街日报》上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议论和转载。文章援引一份研究报告称,6月、7月出生的人被擢升到C级高管职位的机会最小,而3月和4月出生的人更有机会成为首席执行官。撰写这份报告的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助理教授,被誉为“美女教授”的杜倩倩。

根据这项研究报告: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CEO的抽样中,仅有6.1%的人出生在6月,5.9%的人出生在7月,远远低于3月(12.5%)和4月(10.7%)出生的CEO的比率。这项研究共调查了375名曾在1992年至2009年间拥有CEO头衔的人。

私募资本是杜倩倩研究较为深入的一个专业领域。她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的PE和VC刚起步,很多都是Dumb Money(愚蠢的钱);相反,国外的PE和VC是Smart Money(聪明的钱),他们会找到Google、Apple、亚马逊这种聪明的企业,或者找到Facebook这类高科技公司,一旦上市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回报。”

杜倩倩指出,中国很多VC和PE缺乏专业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少VC和PE亏了很多钱。

近期,一场因投资方罢免创始人的“雷士照明风波”引发了各方对投资人和创业家相处之道的探讨,这个沸沸扬扬的“雷士风波”始于2012年的5月25日,雷士照明发布公告称,创始人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经辞掉公司一切职务。公司投资方赛富亚洲基金创始合伙人阎焱接任董事长,来自施耐德电气的张开鹏则接任首席执行官。接着,吴长江与阎焱、施耐德的矛盾爆发。经过4个月的纷争后,矛盾双方才达成妥协。

杜倩倩认为,阎焱做的VC/PE很专业,他的行为在美国很正常,因为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中有50%的创始人被解雇了。事实上,作为现代企业就应该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开,如果企业要持续发展,需要找一些专业的CEO来管理,同时创始人可以持有股权。

“问题是在中国很少有这种现代企业,很多企业家的想法可能跟国外不太一样,中国的很多家族企业的创始人想创造一种幻觉,如果没有他,企业也就不在了。”杜倩倩建议,投资者应该在初期就与创始人商议条款确定。


作者